2017-05-01 01:26
獨立成科技領域課綱 12年國教國中生必修資訊科技
未來不只高中生,國中生也必修資訊科技,要學程式設計及演算法,增加競爭力。教育部昨宣布,12年國教新課綱把資訊科技和生活科技獨立成科技領域課綱,4年內將投入21億元增建教室及改善設備,培養中學生運用科技工具、跨領域整合及動手操作的能力。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上路後,國中生比照高中生,未來也要必修資訊科技課。
新課綱是否延1年 月底定案
12年國教新課綱預定107學年上路,目前小五生、國二生明年分別升上國一、高一後適用。至於新課綱是否會延後一年實施,教育部月底前定案。
教育部指出目前九年一貫課綱,資訊科技未獨立成一個領域,但把「資訊教育」列重大議題,融入各科教學;生活科技則和自然合為一個領域,國中才教到生活科技。高中課綱則把生活科技、資訊科技概論及家政等3科合為生活領域,共10學分,每科至少2學分。
不過,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指出,隨著科技快速發展,科技素養已成為現代國民基本能力,包括英、美、紐、澳等先進國家的中小學課程,都已把科技列為獨立領域,教育部因此把科技獨立列課綱,培養「做、用、想」的科技素養。
其實不只中小學,連許多大學文史科系為增加學生就業競爭力,早開課教程式設計等,將來可走文創路線拓展出路。
要學程式設計及演算法 教部4年投入21億
林騰蛟說,未來生活科技與資訊科技,國中每周共必修2節、高中4節。教育部師藝司司長張明文說,其中生活科技有別於傳統工藝、家政等手做課程,還要學機電整合、機械與結構、控制等能力;資訊則要學程式設計及演算法,且兩科可整合設計專題課,例如教學生如何用線上程式編輯器做出音樂盒。
教育部昨公布科技領域的配套措施,以硬體來講,國中小將補助增設1664間教室,自107年起分3年編16億820萬元預算;高中則要分4年編列4億9848萬元預算改善設備。
至於師資,張明文指出,目前國高中已有生活科技及資訊老師,各2519、4215人,新課綱逐年上路後,第一年兩科各約只要1000名師資,應該不缺,但教育部會針對現有老師開增能學分班,確保會教新課綱的課程,教育部調查有近兩千人的進修需求。張明文說,會另外開設第二專長學分班,讓自然、數學等其他領域老師支援科技教學,共2068人有意進修。
資訊課必修...偏鄉小校缺師資 都會大校教室少
12年國教新增科技領域,未來國中生要必修資訊科技課,學程式設計,但很多學校師資、設備都還沒到位,且城鄉差異懸殊,多數偏鄉小校至今仍無合格資訊教師,由數學等其他科老師兼教電腦課;反觀都會大校則不缺師資,但仍需增設電腦教室。
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昨宣布,未來國中生必修資訊科技,要學程式設計及演算法,和生活科技同列入新增的12年國教科技領域課綱。
台東縣賓茂國中校長洪文政指出,該校只有7班126個學生,目前國一、國二每周上一節電腦課,但校內沒資訊專長老師,而是由數學、自然等其他科老師兼任,專業程度難免比不上本科系畢業的老師;至於木工、鐵工、電焊、設計等生活科技課,也是外聘校外專業人士來教,以前只給鐘點費,去年起政府補助給月薪。
洪文政說,偏鄉小校面臨少子化,超額教師的問題很棘手,根本無法增聘資訊或生活科技專任老師,12年國教新課綱上路後也難改變;至於其他科老師,很多還要兼行政工作,要他們寒暑假再去上第二專長學分班,則太辛苦、意願不高;教育部不如鼓勵到處流浪的代理代課老師進修資訊專長,支援資訊教學。
都會大校則較沒師資問題。北市中正國中校長余國珍指出,該校有69班、約2300名學生,專任教師共160人,目前只有國一23班每周上一節電腦課,校內有3個資訊專長老師,即使新課綱全面上路後,也不缺師資,但現有2間電腦教室恐不夠,仍要增設1-2間。余國珍說,程式設計等資訊基本能力,各行各業都需要,國中列必修課,可幫學生的未來競爭力加分,但教育部一定要確保師資、設備等配套措施都到位。
新課綱是否延1年 月底定案
12年國教新課綱預定107學年上路,目前小五生、國二生明年分別升上國一、高一後適用。至於新課綱是否會延後一年實施,教育部月底前定案。
教育部指出目前九年一貫課綱,資訊科技未獨立成一個領域,但把「資訊教育」列重大議題,融入各科教學;生活科技則和自然合為一個領域,國中才教到生活科技。高中課綱則把生活科技、資訊科技概論及家政等3科合為生活領域,共10學分,每科至少2學分。
不過,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指出,隨著科技快速發展,科技素養已成為現代國民基本能力,包括英、美、紐、澳等先進國家的中小學課程,都已把科技列為獨立領域,教育部因此把科技獨立列課綱,培養「做、用、想」的科技素養。
其實不只中小學,連許多大學文史科系為增加學生就業競爭力,早開課教程式設計等,將來可走文創路線拓展出路。
要學程式設計及演算法 教部4年投入21億
林騰蛟說,未來生活科技與資訊科技,國中每周共必修2節、高中4節。教育部師藝司司長張明文說,其中生活科技有別於傳統工藝、家政等手做課程,還要學機電整合、機械與結構、控制等能力;資訊則要學程式設計及演算法,且兩科可整合設計專題課,例如教學生如何用線上程式編輯器做出音樂盒。
教育部昨公布科技領域的配套措施,以硬體來講,國中小將補助增設1664間教室,自107年起分3年編16億820萬元預算;高中則要分4年編列4億9848萬元預算改善設備。
至於師資,張明文指出,目前國高中已有生活科技及資訊老師,各2519、4215人,新課綱逐年上路後,第一年兩科各約只要1000名師資,應該不缺,但教育部會針對現有老師開增能學分班,確保會教新課綱的課程,教育部調查有近兩千人的進修需求。張明文說,會另外開設第二專長學分班,讓自然、數學等其他領域老師支援科技教學,共2068人有意進修。
資訊課必修...偏鄉小校缺師資 都會大校教室少
12年國教新增科技領域,未來國中生要必修資訊科技課,學程式設計,但很多學校師資、設備都還沒到位,且城鄉差異懸殊,多數偏鄉小校至今仍無合格資訊教師,由數學等其他科老師兼教電腦課;反觀都會大校則不缺師資,但仍需增設電腦教室。
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昨宣布,未來國中生必修資訊科技,要學程式設計及演算法,和生活科技同列入新增的12年國教科技領域課綱。
台東縣賓茂國中校長洪文政指出,該校只有7班126個學生,目前國一、國二每周上一節電腦課,但校內沒資訊專長老師,而是由數學、自然等其他科老師兼任,專業程度難免比不上本科系畢業的老師;至於木工、鐵工、電焊、設計等生活科技課,也是外聘校外專業人士來教,以前只給鐘點費,去年起政府補助給月薪。
洪文政說,偏鄉小校面臨少子化,超額教師的問題很棘手,根本無法增聘資訊或生活科技專任老師,12年國教新課綱上路後也難改變;至於其他科老師,很多還要兼行政工作,要他們寒暑假再去上第二專長學分班,則太辛苦、意願不高;教育部不如鼓勵到處流浪的代理代課老師進修資訊專長,支援資訊教學。
都會大校則較沒師資問題。北市中正國中校長余國珍指出,該校有69班、約2300名學生,專任教師共160人,目前只有國一23班每周上一節電腦課,校內有3個資訊專長老師,即使新課綱全面上路後,也不缺師資,但現有2間電腦教室恐不夠,仍要增設1-2間。余國珍說,程式設計等資訊基本能力,各行各業都需要,國中列必修課,可幫學生的未來競爭力加分,但教育部一定要確保師資、設備等配套措施都到位。
新聞來源:聯合報、一點通學習整理編撰
—————
聯絡我們
國小/國中/高中/高職 <英數理化> 課程諮詢林易文理補習班
洽詢專線(07)696-2596